【文化展厅】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201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建成了“中国稻米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了解稻米历史和稻米科技知识。
中国稻米博物馆位于庐江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主要有中国稻米博物馆、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农业设施观光园三个部分,其中中国稻米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全馆由稻米之门、主馆南楼和尾厅北楼三栋主体建筑组成。内有展品12000余件,运用声、光、电技术,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稻米历史、了解传承稻米文化、普及稻米知识、宣传稻米科技。
中国稻米博物馆馆名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博物馆主要设立四个展厅:
第一展厅主题是“带你认识水稻”。介绍稻米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水稻的种植分布及产量和其变化情况,以及关于水稻的一些科普知识和历史常识。这一展厅最主要的是世界水稻标本展示区,向人们展示28种国外稻种和22种国内稻种,以及庐江县内普遍栽培的28种水稻品种。
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第二展厅主题是“民以食为天”。主要向人们展示了用稻米制成的特色食品,重点介绍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介绍庐江当地的米饺、小红头等特色食品。
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第三展厅主题是“现代化水稻生产”。主要介绍现代化水稻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及一些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尾厅主要呈现的有两个展厅:“美好新农村”展厅以一系列的丰收场景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貌;“领导关怀”展厅则反映了历代领导人对农业的重视。
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中国稻米博物馆”不就通过展览了解知识,这里还有养生百粥坊、小米酒作坊,米糕、年糕小作坊,烧饭器具展、农家活体验、稻草秸秆编织等,通过这些可以参与稻米制作、体验娱乐等文化活动项目。
近年来,中国稻米博物馆先后获合肥市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等称号。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文物展厅不仅仅在于再现历史,更具教育意义,是青年一代传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传统美德的最好教材。湖北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2022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建成了供销印象展厅,至昨日,展厅共接待2500余名观众。
吴桥是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亦是世界杂技孕育的摇篮。在沧州博物馆里设有这样一个展示杂技文化的展览——《百戏之源——沧州杂技文化展》,一定会让您大饱眼福。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在36,000年前还没有先进的iPad或平板电脑。史前人类利用洞穴进行艺术活动,而法国肖维岩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艺术遗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人们不不可能自己进入。
展厅平面设计师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占比也是非常的大。从前期的ppt方案排版设计,展厅立面图的设计,到后期的深化落地都离不开平面设计师的大量工作支撑。好的平面设计师,他不仅懂平面也懂策划更懂空间和工艺。在很多项目上他甚至都能绕开三维设计师直接做立面图就能施工落地。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位平面设计师的作品,让您领略平面设计师带来的震撼和风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为创新开展养老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居家养老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11月3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入驻沈阳,东北首个居家养老展厅同步在沈落成并投入使用,位于皇姑区平安财富中心5楼的居家养老展厅看到,展厅分为活力年华、精彩暮年、品质养老、尊严晚年四个主题区域,展厅以沉浸式体验,向参观者呈现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近日,“中国梦·同舟行”上海统一战线历史图片实物展厅在经历全面提升改造后,昨天重新开馆,将接受各社会团体预约参观。
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已司空见惯,马铃薯博物馆还是头一次听说。小小马铃薯数千年的世界史被和盘托出,一个个散落各国的马铃薯故事被逐一打开,原来不起眼的“土豆蛋子”竟然如此有文化。
今年这个春节,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取消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除了捧着手机刷微博、煲剧、打游戏、发呆之外,还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馆(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开展了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不仅重磅大展看个够,有的还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讲座,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因疫情处于闭馆中的重庆科技馆,线上也能逛!11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科技馆获悉,通过重庆科技馆官方网站的“720°全景”,或者微信公众号“云游重科馆”栏目,市民在线上同样可以“云逛展”,科技馆还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趣味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