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
家风家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家训馆作为传承家风家训的载体,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这也是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2022年十三陵镇在全镇40个村(居)开展了村级红色家谱编撰活动,大力挖掘镇域内红色家风故事与先进典型事迹。2023年,十三陵镇策划推出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分享家风家训、讲述红色故事,让文明家风更加深入人心。在同年年底,十三陵镇还以万娘坟村为试点,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广泛收集、重点记录等方式,推动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建成落地,让优良家风扎根基层,引领文明乡村新风尚。
走进馆中,暖黄的色调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馆内展览围绕《家之规》《家之志》《家之暖》《家之梦》等四个篇章徐徐展开。室内墙壁上展陈着村内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家规选登以及邻里乡亲互助互爱的暖心事,其中既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奋勇争先的模范典型,也有扎根基层的优秀代表、和睦友邻的榜样人物,充分展现出村内亲仁善邻、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良好风尚。馆内还展出了万娘坟村编撰的家谱,充分展示了村中优良的家规、家训,并为村内评选出的文明家庭制作了照片,让参观人群能够一睹文明家庭的风采。
接下来,十三陵镇将持续推动村级“家风家训馆”建设,通过聆听家风故事、学习先进事迹、推广文明家庭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积极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共同绘就家风晴朗、民风淳朴的美丽画卷。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吴桥是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亦是世界杂技孕育的摇篮。在沧州博物馆里设有这样一个展示杂技文化的展览——《百戏之源——沧州杂技文化展》,一定会让您大饱眼福。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泉州市侨乡体育中心内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多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层展区。常设展区展出各类非遗展品达650多件,荟萃我市众多非遗保护项目,是国内最大的非遗馆。参观者不仅能看到非遗项目的实物展示、展板文字图片介绍、多媒体演示,还能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演展示,全方位感受非遗魅力。
建筑精神的产生,能够促进参观者体验到历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到历史的进步和对未来的憧憬,给予参观者归属感和认同感,而文化展览馆则是这样子的存在。10月27日,广东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开馆仪式在江门市举行。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广东江门市各市(区)侨联有关负责人以及海内外嘉宾一同见证了这一盛事。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一同举行。
近日,哈尔滨首家双碳“碳减排项目”展览厅(碳汇)落户哈尔滨学院。此展厅以碳汇为主题,旨在推广碳中和和碳减排的理念,展示最新的碳汇技术和解决方案。
9月27日,中国石油物探展览馆开馆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涿州市东方物探科技园举行。中国石油物探展览馆共分序厅、历史之声、全球化之路、科技之光、企业之魂和展望厅6个部分,撷取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石油物探的重大事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石油物探的发展历程和突出贡献。
元宇宙展厅是作为"元宇宙"主题展馆,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以及灯光效果的变化营造出多元化的视觉感受。近日,云南移动着力打造的元宇宙展厅精彩亮相。展厅旨在推广中国移动元宇宙、数字人等应用,给访客带来沉浸式元宇宙体验。
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科技馆新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占地12.8万平方米的巨型建筑,不仅是全球首座以数字文明为核心定位的科技馆,更以突破性的建筑设计、沉浸式互动体验和前沿科技展示,凭借24个主题展区、950项互动展项及六大特效影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地标。
疫情让很多展会延期停办,疫情的长期存在,又不能全面开放,所以就得考虑疫情下,如何进行线上展示,线上展厅是线下展会的补充形式,有了更好的体验效果,成为了线下模式和线上模式之间的过渡。10月26日,中国(安徽)科交会线上展厅正式启动上线,展厅通过构建3D沉浸式数字空间,给观众带来多重交互形式的创新成果参观体验。记者获悉,该线上展厅将全年对外开放,持续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会”。
云展厅是依托成熟、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将新一代的数字展示与交互技术融入展厅平台,提升观赏的体验感和代入感的同时,也将展示艺术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云展厅”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云展厅”是在福建银保监局指导下创新设立的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知识教育在线宣传的数字化平台,由福建省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承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