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中国建筑博物馆位于武汉光谷新中心,邻九山湖与九峰山,属“中建城市之星”系列。项目总面积52506平方米,地上11495平方米,地下41011平方米,由中建三局筹建。展馆位于光谷科技区,使用面积近万平方米,共六层。
二、展馆定位
中国建筑科技馆是专业科技博物馆,致力于展示、研究、传播和推广中国建筑文化、工艺与科技。它挖掘建筑历史,展现科技演进,推动文明进程,弘扬卓越建筑文化与前沿科技,树立文化传承与科技传播的不朽丰碑。
三、空间布局
地下一层至地上一层为展厅,展现中国建筑科技发展脉络。一、二层设公共区域供交流休憩。三、四层间的全球幕影院提供震撼视听体验,开启沉浸式之旅。
四、展陈思路展览按时代顺序,通过专题形式展现中国建筑科技的四个发展阶段:从启蒙至巅峰的古代经典时期,中西交融的近代过渡时期,模仿探索至多元融合的现代繁荣时期,以及与时俱进的当代创新时期。这些阶段不仅反映了时代特色,还展示了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风格与技术特征,激发人们对未来建筑的无限遐想。展览的设计紧密围绕这些阶段进行。
五、空间设计踏入正门,序厅跃然眼前。映入眼帘的是木结构设计,其井然有序的排列与富有节奏感的韵律,无声诉说着 “技术发展的终极归宿乃是对美学的不懈探寻” 这一理念。木质材料的运用,宛如冬日里的暖阳,为空间注入融融暖意,更如同将自然的质朴本真引入其中,赋予其浑然天成的质感。
六、中国古代建筑科技进入展区,可见粗壮原木柱挺立,既支撑空间又似自然之魂,散发原始气息。设计师巧妙布局,使之井然有序。梁与柱呼应,如自然编织的纹理,勾勒出贴近自然又和谐的美感,如凝固的森林乐章,触动观者心弦。
七、中国近代建筑科技中国近代建筑科技风貌独特,吊装悬挂设计与实物模型配投影,为建筑展示增新维。此展现形式与装配式建筑雏形,共显中国近代建筑创新,直观展现科技发展脉络与历史底蕴。
八、中国建筑科技从现代走向未来该展区主要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首当其冲尝试将新兴的社会风尚表达出来。该展区主要以数字透明屏+数字投影结合实物模型等方式展示,从民族风格,到受苏联影响的国际风格,再到为勤俭节约而尝试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及改革开放后所带来的多元化风格,中国建筑经历了继承、改正、汲取及开放的探索历程。
深圳信可威展厅设计公司专业从事上市企业展厅设计、展览展示活动策划、展台设计搭建的展厅设计公司,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仓储、全国巡展等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开发商场、专卖店规划、设计、制作、会议活动策划和现场布置、平面广告创意策划等多项服务。
弘扬福彩文化,展示发展历程,丰富购彩体验,践行公益初心。11月8日上午,长春福彩东岭南街体验厅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吉林省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福彩综合服务中心。
海信宣布其第一个B2B(企业对企业)展厅在南非开业。该展厅位于约翰内斯堡,将作为一个中心,展示海信为其B2B领域提供的产品,如商用显示器、超声波医疗和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根据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和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工作安排,8日,洛阳市国动办(人防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防动员“云展厅”有奖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13日。
科普展厅是一种宣传教育平台,旨在向大众普及各类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科普展厅不仅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社会进步。5月13日,全新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科普展厅在第六届公众科学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展厅位于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综合办公楼二楼,面积约为885平方米,是一个集展示、科普、互动等功能于一体大科学装置展示平台。
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25个典型案例之一——龙岗区宝龙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开门迎客。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日前,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首个垃圾分类展厅在凤凰二村落成,附近的居民们有了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新去处。
美术云展厅是为了让那些不能实地参观和欣赏的用户准备的,尤其是想要了解和鉴赏的大师级作品,近日,为丰富市民精神文明生活,满足广大市民美术鉴赏学习需求,德州市美术馆上线经典美术云展厅栏目。经典美术云展厅将积极探索利用线上文化资源优势,收集展出一批经典美术作品,逐一讲解经典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满足广大市民对美术鉴赏的需求,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线上学习平台。
古代历史展厅面积280平方米,陈列从旧石器、新石器时期至汉魏、辽金、明清、民国等各时期历史文物,还原玉石器加工制造场景和全县重要遗址分布沙盘模型。
13日,重庆邮电大学校史展览馆升级改造后重新开馆。校党委书记李林、校长高新波以及学校的老领导、离退休代表、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校史展览馆开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