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纪念性建筑场馆,革命类纪念馆主要目的是近现代革命史教育、宣传爱国主义和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由于此类题材严肃,教育性偏重,以大量图文为主,相对比较单调,使得革命类的纪念馆也是最难设计的。照片、文字、纸质文件和少量的历史文物是纪念馆的要素,但往往很难支撑展馆的空间架构,照片加文字的展陈形式更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纪念馆的统一模式。
龙华烈士纪念馆20年之久的陈展,在新时代下,也迎来了重大调整和改造。内容框架确定后,新的龙华烈士纪念馆如何打破原有模式,如何更好地将龙华烈士纪念馆内丰富的史料、所蕴藏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等全面展示弘扬,让纪念馆中的烈士精神“活起来”,使设计融入现代审美,贴近现代社会,探索纪念馆展陈新模式,用国内外展示的新手段、新理念,是龙华烈士纪念馆决策者、设计师思考的课题。
在经过多处调研和与各地纪念馆交流,并对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研究,龙华烈士纪念馆馆方与设计师多次沟通研讨内容后,新的展馆设计最终定位:陈展以博物馆设计为标准,结合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纪念馆新的理念,强调空间设计的整体和个性,营造总体环境与艺术的展示,创造独特的光环境。
文章节选:《诸多展项设计的创新突破——龙华烈士纪念馆陈列设计》,详细点击标题链接查看“关于龙华烈士纪念馆创新展陈设计”,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中国有多处,在纪念馆中见证国家成立的不易,见证父辈们的峥嵘岁月,帮助人们铭记历史。红色文化展厅--红色纪念馆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对后来者进行教育及警示。
日前,博罗县石湾镇红色文化展厅暨石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源头村茹屋村民小组举行。该镇红色文化展厅的揭牌启用,为党员群众提供新的学习教育阵地,对引导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而非遗文化展厅的出现,尽显文化记忆、魅力无穷。近年来,玉林村村以古蚝油为主题,烹饪蚝油,举办文化节,生动有趣地促进了村民的参与,创造了当地的品牌特色。如今,三灶蚝油已被成功批准为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福彩文化,展示发展历程,丰富购彩体验,践行公益初心。11月8日上午,长春福彩东岭南街体验厅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吉林省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福彩综合服务中心。
9月5日上午,市委党校、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市档案馆“晋中记忆”展厅举行。
2020年2月29日,是文登区米山水库建设竣工60周年。当年建设米山水库,是在全国大兴水利的时代背景下,文登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众志成城、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母猪河上创造了文登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是我国第一个政府平台的专业现代美术馆。
疫情让很多展会延期停办,疫情的长期存在,又不能全面开放,所以就得考虑疫情下,如何进行线上展示,线上展厅是线下展会的补充形式,有了更好的体验效果,成为了线下模式和线上模式之间的过渡。10月26日,中国(安徽)科交会线上展厅正式启动上线,展厅通过构建3D沉浸式数字空间,给观众带来多重交互形式的创新成果参观体验。记者获悉,该线上展厅将全年对外开放,持续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会”。
广东外事博物馆原为民国时期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建于1890年,是沙面建筑群中的A类文物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收藏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外事礼品以及重要外事活动的图片外,还特意利用旋转楼梯的空间展示了十多幅百年前的沙面老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记录下百年前洋务翻译拖着长辫身穿大褂的身影,这幅悬挂在二楼大厅的老照片,不但完整地反映了当年沙面西桥景色,而且可以看到当时行走在英法领事区的洋务翻译依然保留清装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