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大剧院启动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项“新技术”入驻文博领域,助力文化传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720度观览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科技赋能加深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深层互动。新技术进入大众生活,不仅加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也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年轻人走近文博、亲近文博。
如今,人们打开手机“走进”大部分博物馆,都可以体验到运用VR技术建设的虚拟展厅,一部手机就可以720度欣赏精彩的展览。陈列在“掌心”的展品既可缩小一观其全貌,又可放大揣摩其细节,详实的介绍使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高冷”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现代博物馆在策展时也更加重视观众的游览体验和互动。
从博物馆的角度讲,数字文物库可以更好地管理藏品、了解藏品数量及状态,使文物藏品得到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文物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文物库盘点中也能更快速地检索文物。
文章节选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线上展览馆是为了满足那些疫情不能出门或者想网上“冲浪”浏览展览馆的用户,知识可以分享,阅读让人进步,线上浏览可以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即可,近期,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禁毒宣传工作, 南头镇“阳光之家”青少年禁毒体验式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线下禁毒宣传阵地,推出360度全景 线上展览馆,让广大居民群众突破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在家也能轻松学习禁毒知识。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而建设智慧城市展厅,打造城市数字化仪表盘,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学校建设智慧城市展厅,可以清楚地看到智能化的应用的建设,管理及运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进而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城市的建设管理中。
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基地勤政廉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在宣传廉政文化和进行廉政教育中的作用,今年,炎陵县纪委筹资70万余元,启动了炎陵县勤政廉风文化展览厅布展工作,整个布展工作历时半年,于10月正式对外开放。
无锡博物院革命史陈列厅为无锡博物院展区组成部分之一,地处太湖广场南侧。
作为一座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红色文化展厅,“红路展厅”位于古田服务区B区,依托红色古田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于2018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22年,古田服务区开展提升改造,在完善好星级式服务、公园式环境的基础上,引进“闽菜馆”“福建特色小吃”“VR体验馆”等业态档口入驻,使司乘人员沉浸式感受古田服务区浓郁的“烟火气”;同时,新建“海丝高速党群服务中心”和“军人驿站”,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等多元化服务,促进地方社会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沉浸式媒体技术-后疫情划时代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加速发展》指出,COVID-19加快了沉浸式技术的采用,特别是在教育和培训、虚拟活动以及艺术和娱乐领域。
水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很低的,而且我国的淡水资源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教育基地展厅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昨日,百色市启动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今年活动的最大特色是该市节水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节水宣传有了新的平台。
步入国家会展中心,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一眼便能捕捉到那座散发着浓郁英伦风情的展馆——博柏利(Burberry)连续第四年在这里,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绽放光彩。今年的展馆设计,仿佛一座微型的英伦公园,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交织,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品牌深厚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
日前,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1年度山西省科普基地认定名单,河津市宋金瓷窑专题展厅榜上有名,跻身山西省科普基地行列,为运城再添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