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展厅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广泛使用,毕竟它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近年来,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历史陈列馆、艺术馆等都开始开发虚拟展厅,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专门开发,方便国内文物爱好者,甚至学校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宣传教育的手段,近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虚拟展厅正式上线。即日起,龙门石窟爱好者即可足不出户观看龙门石窟在广州举办的展览。
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虚拟展厅
此次展览由龙门石窟研究院和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是龙门石窟目前在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展览共展出85件(套)院藏精品文物,其中包括8件流失海外现已回归的国宝。
本次展览除了精品文物以外,还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将一座海外回归的高树龛佛首与洞窟造像遗存进行“身首合一”,复位合璧,并通过3D打印技术立体呈现。同时还展出了古阳洞北壁三座等比例3D打印佛龛,虚拟还原了“龙门最美观世音”(万佛洞前室南壁编号S17的观世音像龛)的本来面貌。据了解,这四座佛龛的三维数据精度为目前国内最高。
记者体验发现,本次展览的虚拟展厅可呈现3D卫星地图的效果,画面展示为展厅实景且可以自由缩放,方便观众观看展品细节。据介绍,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可登录广东省博物馆官方网站的首页,进入“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虚拟展厅。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郭歌 编辑:沈若宸,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基层立法联系点“小展厅”,感知中国式民主“大气象”。12月5日,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展厅正式开馆,同时迎来了第一批“小客人”——宁波市慈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大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零距离”了解国家法律发展历程,“沉浸式”感受司法阳光。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及马来西亚盛泰国际置业集团30日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将在马六甲设立展厅。这也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在吉隆坡之外的首个固定展厅。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参加广东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网上展厅,展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突出政治导向,展示地域特色,分四个大板块,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正风肃纪反腐成效,警示广大干部职工警钟长鸣。
近日,由昆山工研院打造的掌上“元宇宙+科创”展厅亮相,该展厅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将三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展览展示,为参观者带来全新感官体验。
自从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就正式进入反腐新常态,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升廉政文化教育效果,全国各个地区都开始陆续开展相应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发展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各地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陆续恢复开放博物馆,近日,备受瞩目的漳州市博物馆新馆8月19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展厅。
近日,哈尔滨首家双碳“碳减排项目”展览厅(碳汇)落户哈尔滨学院。此展厅以碳汇为主题,旨在推广碳中和和碳减排的理念,展示最新的碳汇技术和解决方案。
创新基地的展厅可以作为招商、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区位、配套设施等多方面优势的展示,以及创新基地发展历程、建设成果等内容的展示,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并产生好感。深汕湾机器人小镇作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三大战略性平台之一,深汕锐博特创新基地项目展厅在日前建成开放,将集中展示基地的规划愿景与发展实力,为基地边建设边招商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