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是最近出现比较热门的技术,它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提供了更真实的互动模拟体验,而vr虚拟技术在展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流行,比如顺义首个VR虚拟展馆“网络乡愁博物馆”日前上线,观众关注“仁义和顺”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
在博物馆里,可以听到最地道的顺义“土话”,看到最具时代印记的老物件、老照片,感受顺义从京郊粮仓到服务业大区的发展蜕变。
网络乡愁博物馆涵盖五大主题,包括顺义家乡话、恋物志、旧时光、故事汇、品牌集等。据悉,展出的珍贵文物、照片、影像是仁和镇面向全区各镇街征集而来,既有接地气的“家乡话最美故乡音”栏目,展现活动投稿率最高的顺义“土话”,将顺义人随和坚毅的“腔调”和淳厚朴实的民风温暖呈现;也有高大上的“品牌集奋斗成就梦想”栏目,通过展示对顺义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企业的发展史、荣誉、品牌故事等内容,展现顺义区的发展历程。
虚拟技术的出现,给展馆带来了一系列可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想看,随时随地,只要你有网络。而顺义的网络乡愁博物馆线上展馆的出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未来这种技术的流行将会成为趋势。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展现文物艺术品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作为基本展览的有效补充,原创性临时展览如何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一直是文博学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以旅顺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为策展案例,从展览前期筹备、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展览信息宣传与教育推广等四个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对观众吸引力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疫情时代和5G的加持,让更多的线下内容更多的通过数字技术线上展示,线上网络展厅是未来企业宣传发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实体展厅相比较,虚拟展厅从便利性、自主性、互动性、呈现方式、空间容量等等方面均有优势,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贵州脱贫攻坚成就展”于7月1日上午9:00向公众开放,线下展厅的地址位于贵州美术馆(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168号)。据了解,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021年12月31日。
随着多媒体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消防安全展厅交互体验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科技服务消防安全,始终保持电子技术的先进性,日前,苏州市首家智慧消防展厅落户巴城中创软件园,通过实物、图画、体验等方式,助力全民提升消防技能和消防意识。该展厅还设置了消防知识科普区,细分为火灾知识科普、VR体验、灭火体验区、抢答区、测评区等板块,寓教于乐,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属于科技类展馆,拥有科普主题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年开放天数314天,展馆面积2200平米,展台90座、全景模型50座、实物展品356件。现在共收集历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类工法资料百项, 展览馆共设置古建筑营造园林和洋楼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桥梁工程四个展厅,涵盖了古建筑、园林小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桥梁等各种结构体系的施工工法。
线上展厅是疫情以来比较常见的线上展示方式,常见的三种不同的展示方式:三维虚拟展厅、实景复刻、VR全景展厅,很多线下没有展厅的事业单位也想线上复刻,所以一般采用的是三维虚拟展厅,近日,防城区峒中边境“大党委”展厅顺利上线,公众通过扫描官方“云上展厅”二维码,足不出户即可在线上完成整个展厅的观展浏览。
为打造云南花卉产业世界一流的战略引领能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更好的全面展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划发展要求,昆明产投公司所属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花拍中心、KIFA”)结合公司多年的花卉产业运营经验和花卉交易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积累的基础,建设一个以展示云花产业和数字云花为主要内容的复合型数字展厅。
手机时代,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但是大部分的安防教育场馆仍然运用平面化手段布展,那么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10月22日,信阳市淮滨县隆重举办人防教育馆开馆仪式,淮滨县人防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着力打造互动项目,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人民防空知识和国防常识的了解。
根据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和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工作安排,8日,洛阳市国动办(人防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防动员“云展厅”有奖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13日。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航天知识的兴趣日益浓厚。数字化航天科普展厅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科普模式的局限性,为公众提供一个全新的、沉浸式的航天知识学习体验。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圆满完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的壮举之际,日前,“到了人类从未去过的地方”——数字化航天科普展厅开馆仪式在湖南省邵阳市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