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传承使命相信校史馆对学校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怎样策划布局才能最好地呈现学校文史底蕴?这是学校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校史馆,是记录学校历史演变发展,与教育理念积淀的空间,与校园内发生的一切共同生长。
其内容以学校发展为主线,从建校的经济政治环境背景、办学思想、创始人故事等开始讲述,并逐渐延伸到各个发展阶段学校的状态——培育出的著名校友,各届校长在发展阶段的坚持,与育人方向的调整等等。
而校史馆的建设,对于老校而言,意义不止于此。
除开对外展现学校历史沿革,与教学实力,一座校史馆也是学生教师的学习场所。从了解历史杰出校长提出的教育理念精神,教师能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启发更多教学方面的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可以通过校史馆的内容主动激励学生,增添师生对学校的认识,使其学习传承校友前辈的精神意志;同时校史馆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向学生传递的是更贴切、更真实的文化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知识关注的敏感度,从而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氛围。
而教育设计需要解决的,便是场馆流线的策划与布局——如何使参观者在步入校史馆的第一瞬间,便体会到学校的精神内核?如何使场馆流线逻辑清晰,向参观者呈现出学校完整的文史画卷?
希望以下几所学校的案例,能为您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1、以学校的马形LOGO作为大门显眼的设计,马家堡小学的校史馆的独特之处在入口处便得到了体现。
校史馆整体以浅色木质材料作为墙面,以白色与红色作为主色调穿插其中。门上布满的文字,是学校育人理念与教学精神的描述,在轻中式的风格中又极具与抽象logo结合带来的现代感。
步入其中,左右两侧的白色墙面上,是学校从1957年起的历史沿革伴随着参观者进入校史馆。侧斜着的墙面宛如翻开的书页,藏于其中的灯光则清晰点亮了每一段历史。
穿过历史流线,可以看到的是左右两侧墙上学校相关的奖项,以及历史大事记。墙上的奖杯与奖项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进行描述,但透明支架与背后干净的白色墙面,使每一个奖项都如同「博物馆展品」一般,被清晰地衬托出来,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观赏。
穿过奖项与历史,可以看见学校的视频介绍以欢迎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从参观流线上来看,参访者们也能从了解学校历史,重要时刻,以及辉煌成就之后,真正地走近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孩子们在视频中所呈现的生长状态。
穿过第一片展示区,出现的是学校文物的收藏区。这些对学校历史有重要意义的物品,就这么静静地摆放在木质色支架中,以暖黄色灯光的设计烘托出辉煌璀璨的氛围。
省去了大量的文字贴牌介绍,这样对奖项与文物的「博物馆式」处理,反而更使人被物品本身吸引,对其故事感到好奇,并完全沉浸在学校历史长河的宏大之中。这样以留白为主的艺术处理,是学校在设计校史馆时可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
2、南师附小的校史馆,则是很好地利用了材质,色彩与灯光,营造出历史长卷一般泛黄的时空感。
迈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木质墙面上的学校历史重要节点。与马家堡小学现代感的墙面设计不同,南师附小校史馆使用的竖行布局与木材墙面,模拟出了古代竹简的形态,增添历史气息。
浏览到中庭,设有一个圆弧形半封闭式展览空间,可以利用墙面色彩与图案,打造沉浸式观感,让参观者各方感官都关注在展览的内容上。
场馆内的转角处还设有吧台与桌椅,供参观者休息的同时观看墙上的视频资料,是利用角落空间的好方法。
场馆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设计师以多种现代展览形式,与充满中式元素的展览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学校历代重要的校长与校友画像,可以用装置艺术和悬空画框安置在侧面;旁边的墙面上以剪影与打光的形式,展现人类文明流线;而位于中心的玻璃展柜,则用来展陈学校重要文物。
比起留白带来的,更注重对于展览品的「欣赏」,南师附小校史馆的设计思路更注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沉浸式体验为师生以及参观者的震撼。
3、厦门英才学校的校史馆设计,是一场从入门开始的流动性空间体验。随着门口一首「厦门英才赋」的展开,整个空间便宛如一条河道般向前流淌。
地面上的圆形图案如同湖面的浮萍,顺着空间流线,引导参观者一步步深入了解。左手边的展板突出学校大事件,右手边则巧妙地运用了博物馆展品的摆放形式,加以文字和视频描述,将学校历史绘声绘色地向来访者进行阐述。
再向里走,通过户型的走廊。这里用木色与淡黄色,将学校历史流线绘制于墙面与穹顶。参访者路过走廊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慢下脚步,在校园历史的河道中漫步。
墙面上的讲解牌,我们的设计师也采用了长轴般流动的桌面,使整个空间的流动感进一步加强,强化参观者的舒适体验,使校史馆变得让人流连忘返。
4、石排中学的校史馆设计,更是结合与利用了现有的景观环境,让参访者在参观校史馆的同时,也一并欣赏了校园风景。
整个场馆分为两条流线——中庭,与右墙。穿过大门的右手边墙面上,有着从建校以来的所有重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块墙面是由拼接的方块打造,具有创意与现代感的同时,也十分方便信息更新。
简单的圆形拱门的设计,便轻松地将苏州园林感带了出来。中间的透明玻璃通透又清爽,让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阅读到玻璃上印有校训的字样。
中庭流线的作用不在于展现过多的信息,而是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学校历届杰出人物的画像。既符合参观路线的逻辑,也方便人们感受其位于中庭所带来的宏伟的视觉震撼。
博物馆式的空间流线,沉浸式场馆体验,流动感极强的参观流线,以及中式园林般内外结合的场馆设计。
无论何种方案,都在结合学校本身文化理念的基础上,用空间设计强化了参观体验,烘托出了学校本身独有的气质。
以 "至简与明暗" 为设计语言,通过减法设计剔除冗余装饰,用纯粹几何形态与精准光影配比,打造具有高度吸引力和品牌辨识度的五金展厅。
步入「钟表与奇迹」上海钟表展的殿堂,仿佛穿越至一个融合了时间、空间与美学的奇幻之境,而IWC万国表展厅,便是这趟旅程中最令人瞩目的璀璨明珠。设计灵感源自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IWC万国表巧妙地将品牌标志性的极简工程美学与葡萄牙系列的经典隽永风格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前瞻又不失底蕴的展示空间。
比亚迪此次500平方的展厅制作,信可威作为其长期展览展示合作伙伴,全程设计、跟单、装修、验收全过程,历时15天。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以其独特的条件孕育了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生命以其无尽的形式和多样性,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为绚烂的篇章。为了深入探索这一奇迹,我们精心打造了“生命之源——生命科学展厅”,旨在引领每一位访客踏上一段从生命源头理解健康、珍视生命的奇妙旅程。
你知道煤矿和石油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我们生活的吗?从深埋地下的原始资源,到驱动现代社会运转的关键动力,它们的故事充满了探索与变革。而在煤矿、石油等行业展厅中,这些故事被一一展开,带我们领略能源行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历程。
在文德林根新的主控制中心大楼,TransnetBW展厅为参观的企业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作为德国四家输电电网运营商之一,TransnetBW负责运营、维护、规划和扩展巴登符腾堡州的传输网络。
E.ON,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其业务涵盖能源配电网、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能源销售等多个领域。为了向公众传达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E.ON在其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总部打造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游客中心。
以“科技感、互动性、前瞻性”为核心,打造一个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展现产业园的科技实力、产业生态与未来愿景。
传统展厅已逐渐被数字化展厅取代,成为市场主流,数字化展厅凭借其互动性强、科技感足、感染力丰富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展厅的不足,展现出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