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营邮电博物馆暨5G数字化展厅正式开馆
近日,记录东营通信电信事业发展史的东营邮电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由东营联通筹建,这也标志着东营人有了自己的邮电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东营市运河路联通大厦C座办公楼内,占地总面积约600平米,展品300余件,由邮电历史展厅和5G数字化展厅组成,集通信历史文化、战邮精神展示、通信科普知识、通信业务演示于一身,融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声、光、电的复合形态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东营通信事业的发展演变和科技创新带给市民通信方式的重大变化。
步入邮电历史展厅,从烽火狼烟到电报电话,从快马驿站到红色战邮,从人工机械到万物智联,可以清晰、真切地感受到人类信息传递的变迁;可以重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生死邮路上战邮先辈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红色战邮精神;可以为狼烟烽火台、击鼓鸣金、飞鸽传书等古人传递信息的智慧叹为观止,还可以惊喜地发现“大哥大”、传呼机、小灵通这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时尚通讯工具”。馆内还重现了上世纪东营路边公共电话亭的场景,市民可以通过东营联通特别开通的号码再次体验使用IC卡拨打电话的美好回忆。
来到5G数字化展厅,十足的科技感、现代感让参观者仿佛瞬间完成博物馆通信之旅的奇妙穿越。智慧城市、数字政府、5G+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油井等,一个个正在助力东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通5G行业应用场景,让参观者耳目一新。展厅通过展示联通5G网络建设从广到精,5G应用从1到N的跨越,面向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打造的丰富创新产品及服务,呈现出中国联通以创新引领,传递中国通信“强音”的央企担当。厅内还配备了VR眼镜等高科技互动体验设备,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当代电信科技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
“千年邮传,百年通讯”,承建东营邮电博物馆是践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部署的重要担当,也是传承通信行业历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东营故事的历史重任。东营联通将继续精益求精,把东营邮电博物馆努力打造成为东营市传播通信科技科普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以教育推广为重要目标,努力于社区民众的公共关系。合肥市博物馆项目已正式获得立项,该项目选址位于瑶海区龙岗路和滨河路交口东北角地块。这个地块位于合肥市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62亩、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9日上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以“辉煌七十载,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活动当天,校友们纷纷返回学校,重温校园记忆,为母校送上祝福。
近日,天津地铁票务实训基地暨“地铁研学体验馆”揭牌仪式在天津地铁9号线二号桥站举行,河东区互助道小学师生代表作为首批体验官受邀参加“地铁研学体验馆”第一课。
一个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在城市的楼盘项目建样板房,有两个很大的问题,,项目位置偏,去的人少,有时候会因为项目问题导致样板房时间延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型开发商在城市核心地段租场地,建设城市展厅展示自己的产品。
近日,为纪念钱学森学长诞辰110周年,西安交通大学上线钱学森文化数字展厅,以数字化技术助力钱学森精神的弘扬与教育思想的传承,为参观者提供在线讲解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再现等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中国非遗文化。工匠技艺的传承、百年老味道的美食、难舍的古筝曲和评剧……在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琳琅满目的藏品诉说着老长春文化传承延续的脉络。
2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
2020年为防控疫情,各地公共文化场馆陆续停止开放,在国家相关文化部门的倡议下,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地制宜,运用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呈现在云端,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展。
科普体验厅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在整合科普资源、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应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我区已建成10家社区科普体验厅,每家社区科普体验厅的主题各不相同,向居民们传递多样的科普知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