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拉开帷幕。接下来一年间,“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展示、全国广场舞展演等12项主体活动将在全国铺开,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展演等80项示范性系列活动也将火热开展,用文化为乡村大地添彩。
广大基层和农村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今,“有没有、够不够”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民对“好不好、精不精”的要求则越来越迫切,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供给产品单一、供需对接错位、人才队伍紧缺等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差距仍是重中之重。在同时举行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对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作出部署、拿出实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与非遗、文化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文明涵养阵地……
要突出农民主体性,始终坚持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受益者,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乡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精彩纷呈,春节假期活动达1.5万多场,参与人次近8000万,为农民打造了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舞台,也激发着乡村文化建设和治理的内生动力。
当前,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把更多深藏的乡村文化资源呈现在手掌上;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群众广泛运用云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手段,讲述乡村好故事、传播乡村好风尚、代言乡土新文化。
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厚植乡村文化根脉,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乡村文化新生活前景可期。
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深圳信可威先后有幸为宝安区政府和福田区政府,打造关于‘消费扶贫’和‘振兴乡村’的展示馆,“宝安消费扶贫展示中心”和“‘圳兴乡村’深圳帮扶地区农产品展销中心”的落成,为推动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一场以“鄱阳湖畔战‘贫歌’”为主题的脱贫攻坚成就展览亮相都昌县。都昌县脱贫攻坚成就展馆自10月17日开馆以来,许多市民群众前往参观学习,大家纷纷为都昌县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点赞。
博物馆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其展厅灯光设计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科学与美学的融合。优秀的灯光设计需平衡文物保护、视觉叙事、观众体验与空间美学四大维度。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参数、经典案例与前沿技术,探讨博物馆展厅灯光设计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而“云展厅”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展示平台,正逐步改变我们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认知。2024年是青岛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十周年。为让更多市民随时随地了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市城市管理局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将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厨余、填埋等处理设施也“搬到”了线上,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生活垃圾处置“云展厅”参观浏览。
因疫情处于闭馆中的重庆科技馆,线上也能逛!11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科技馆获悉,通过重庆科技馆官方网站的“720°全景”,或者微信公众号“云游重科馆”栏目,市民在线上同样可以“云逛展”,科技馆还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趣味科普活动。
博物馆主要有教育、保护文物、收藏文物等几个方面的价值,参观历史博物馆可以深刻感悟历史,了解各民族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近日,临泉县博物馆新馆已免费开放!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体验升级,很多博物馆、文化馆等展览性活动除了线下展示外,也有开通线上展示-vr展厅,vr是近几年比较火的热门技术,疫情的发生,让更多展览行业思考线上+线下展示,2019年12月,广州奖成果展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开幕,集中展示了历届城市创新治理优秀案例。针对市民们的反馈,我们推出了广州奖成果展在线VR虚拟展厅,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纵览全球优秀城市治理实践成果。
警示教育主题展厅的建设和运用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风反腐成果对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展厅内各个主题的展示,精心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警示教育展厅,使警示教育实现了阵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获悉,2020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线上展厅已于第九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期间上线。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在36,000年前还没有先进的iPad或平板电脑。史前人类利用洞穴进行艺术活动,而法国肖维岩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艺术遗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人们不不可能自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