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可以保存、传承、传播好当地的丰富的非遗资源,并积极转化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特产销售等多方面优势。9月14日,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在甘肃兰州正式开馆,现场还正式推出了云集省内精品非遗保护项目的“如意甘肃·乐享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展厅由序言和“滔滔黄河万古流”“悠悠厚土一脉传”“交响丝路民族和”三个部分组成。“滔滔黄河万古流”展示了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花儿、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了独特的黄河魅力、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据悉,展示项目涵盖全省14个市州,以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为重点展示项目,对甘肃省最有特色的如兰州牛肉面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展示,有效解决了我省在省级层面长期无法系统、全面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困境,将成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据悉,展厅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节假日除外)免费对外开放,并将不断更新展示内容。
村史馆的建设既可以融入村庄的乡情记忆,见证村庄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这里传承了几代人的记忆,能够唤起每个人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六郎庄村史馆自2018年5月成立“六郎庄村史馆筹建组委员会”,2019年10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了多次实地考察学习、场馆选址、项目上报、资金筹措等环节,在海淀区民防局、海淀镇及万柳集团的支持推动下,6月28日,六郎庄村隆重举行了村史馆开馆仪式。
随着温州市疫情的逐步稳定,温州道德馆将于3月2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接受个人参观,届时,市民可有序入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展陈大纲以“仰韶 和她的时代”为主题,主要展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物。基本 陈列分为五部分:“考古圣地:国史重建与发现仰韶”“文化坐标:仰韶文化的发展历 程”“黄河儿女:仰韶时代的文明叙事”“最 早中国:多元走向一体的仰韶文化”“世界的仰韶:彩陶之路”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节水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类基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水资源珍贵性的平台,更是培养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关键举措。在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之际,湛江市首个节水教育示范基地于17日正式揭牌亮相。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严格控制自己的出行,为了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大基地影响力,金沙县税务局在实体展厅的基础上搭建了VR展厅,全景化呈现线下基地实景,全方位打造信息化、无纸化、交互化税收普法新模式,为广大群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美术馆举办线上展厅的优势是:一是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二是作品产业链的延伸。使艺术资源能够很容易地为互联网服务所利用,从而提高其社会化服务的能力。8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等沿黄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四川站)”在四川美术馆落下帷幕。
2022年11月,中国—东盟首饰艺术展数字展厅正式上线。此次展览以“山水相链”为主题,旨在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交流平台,增进相互友谊,推动互利合作。本次展览构成视觉形态上的对话,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交流,促进双方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亚洲文化语境下面向未来的艺术与设计的新格局。
面对新的疫情形势,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尽量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云南省博物馆将于即日起调整部分开放措施。详情敬告如下:
线上展览馆是为了满足那些疫情不能出门或者想网上“冲浪”浏览展览馆的用户,知识可以分享,阅读让人进步,线上浏览可以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即可,近期,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禁毒宣传工作, 南头镇“阳光之家”青少年禁毒体验式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线下禁毒宣传阵地,推出360度全景 线上展览馆,让广大居民群众突破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在家也能轻松学习禁毒知识。